劉德音董事張近日發言:「「中國不會因為半導體而犯台,中國也不會因為半導體而不犯台。」,這段不認同台灣擁有矽盾的言論引起了不小討論。這段話,筆者認為倒不是台灣半導體的實力不夠強,而是希望台灣科技業不要畫地自限。這話傳遞兩個重點,首先,台積電沒有要以半導體為武器脅迫任何人甚至國家屈服,再一次強調了台積電是全世界的工廠。這也挺合理,在美國對中國進行科技制裁前,華為底下晶片設計商-海思,早已經是台積電先進製程前兩大營收來源之一,海思對於先進製程出手闊綽,新一代的製程往往都是第一個下單,這對於先進製程的發展是很大的支柱。如今半導體先進製程的研發與生產前期都需要鉅額的投入,若無法保證有廠商下單,鉅額的投資將會變成無底洞般的財報虧損,有廠商的下單有才半碼加速學習曲線,有才能持續拉開與對手的距離機會。
第二,說明台積電歡迎全世界廠商下單,而今部份地區是因受限於美國科技制裁無法下單,並非台積電拒之門外。由此可見,中國對於台積電營收貢獻不容小覷。
劉德音董事長這話對於經營者而言講得是八面玲瓏,對於中國不得罪,之於美國的制裁也不撕破臉。然而這段話,透露更多是中國大陸在於半導體近些年發展對於台積電營收已經是舉足輕重,即便如果有美國制裁也不敢直接得罪中國,小心翼翼講每段話。制裁是一時,未來很長,中國仍有機會掙脫美國的束縛,美國也有可能取消制裁。此外,在先進製程部份,中國確實無法下單台積電,但封裝新藍海正在強勢迎頭趕上,未來的商機無窮,這可不在科技制裁裡,就過往中國下單的快狠準的大膽,這塊大餅也是台積電得使出渾身解數的大餅。
簡單一段話,詮釋是兩國博弈下台積電的生存之道-世界的代工廠。美國得尊重,但,商機也不該放棄。而台灣對於「矽盾」也該換個思維,盾,除了將敵人攔阻於外,卻也會因此畫地自限,而越來越低的毛利也戕害著台灣年輕人的未來,是時候改變發展路徑,「矽財」才是台灣該發展的思維,矽透過腦力的加值,讓全世界都不得不需要台灣,提高產品毛利,這才是台灣要走的路,也才會越走越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