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電動車的發布會驚豔四方,讓人見識了何謂鴻海速度,讓質疑聲浪銷聲匿跡。除了這些外,還看到了什麼呢?為何要這麼趕才最耐人尋味!

鴻海在電動車的布局早已經超過十年,郭台銘早看到了未來十年的發展,手機銷售的停滯,技術更迭變慢遲早會被後進者追上,尤其中國廠商,本就毛三到四的獲利,沒有政府補助若再壓縮那就真的沒有利潤,轉型是必要,電動車便是最好的選擇。只是過往在中國的投資最終都沉入大海,導致鴻海在電動車發展牛步化,一直沒有實質性的突破。已經十多年了,為何這三年來,新上任的執行長劉揚偉不斷強調電動車的投入,世界各地都有合資的公司,甚至強調鴻海速度,除了說以外,也以行動彌平質疑,為了電動車也號召了世界各地有意進入電動車產業的廠商一起組織 MIH 聯盟,就為了在 2025 年全球市占率達 5%。截至目前便是 5%的市占最讓人無法相信,畢竟這目標對於現今的鴻海太多飄渺。筆者認為這機率是有可能,因為鴻海只要搶下了一位大客戶的訂單便能輕鬆一蹴這看似飄渺的目標-蘋果。

鴻海種種行為,甚至過於激進的計劃藍圖,在筆者看來就為了讓大客戶蘋果知道鴻海有能耐造車且質優價廉。造車,對於鴻海是個大考驗,過去想藉由與中國廠商合資跨入,什麼都要握在手中自己做,事實證明失敗了。換了執行長,換了思路,中國不行那就從全世界找來有經驗的公司,加快學習取線,為什麼有機會就要合資,關鍵不在於合資公司名氣,而是經驗。身為一個新進者,本就壟斷的汽車公司根本不會放心產生給鴻海代工,那只能透產品來說話,不會怎麼辦,那就合資學習,這是鴻海過往最強的地方,跨入,學習,低價搶市。所作一切就是為了最終能拿下蘋果,讓蘋果只需要提供設計,其他的一切鴻海都已經準備好,就如同手機時代一樣,唯一的不同就是鴻海多了一些高毛利的零件。

速度之快,氣勢之強,由此可見蘋果電動車問世之日也不遠了。當然了,這些單純是筆者從不同角度切入看待鴻海對於電動車發展藍圖,也許鴻海要的更多,一旦 MIH 聯盟主宰了電動車產業鏈,帶來的效益是無法估量,畢竟鴻海也有很多子公司孫公司在其中。鴻海擘劃的台灣下一個三十年經濟成長藍圖,是否成真又或只是鏡花水月的美夢,值得國人期待。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oise 的頭像
    noise

    再一次 感受

    noi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