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閒暇閱讀時,一位親戚靠了過來,帶點驚訝的語氣問了一句,"你怎麼不用youtube 還是 podcast ,慢慢看很浪費時間ㄟ"
筆者只是笑了笑,沒多說什麼。這話,越想越有意思,透過別人的講解重點整理分析確實很快,而這風氣也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讓人覺得讀一本書其實也挺簡單挺快速,讓快節奏社會裡節省了許多寶貴時間,筆者倒是不反對這樣閱讀方式,只是對於慢慢閱讀這事,還是比較喜歡。
喜歡將書拿在手上,慢慢翻頁感受紙張摩擦的聲音,感受閱讀文字時,內心的寧靜,感動於每件新事物的發現,感嘆作者怎麼能發現或者寫下如此動人的文字,又或者驚嘆作者奇思謬想天馬行空。這些都無法在快節奏的重點整理體會。當然了,必須強調,每個人都有自己閱讀的方式,並非筆者的做法就是對的。只是針對於"浪費時間"這觀點提出不同的見解,至少筆者不認為是浪費時間。
自己本身也喜歡閱讀完一本書上網看看其他人的觀點,一本書是作者嘔心瀝血之作,更是人生經歷的縮影,眾人閱讀千滋百感,看看他人在其中發現了什麼也是很棒的樂趣。那為什麼不就一開始選擇先看或先聽他人的想法?單純喜歡先思考書本的內容與作者的思想,先看或者先閱讀他人想法,會導致有先入為主的想法,而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機會,這就好比,有個人叫你不要想黑貓,結果會是你短時間內如何想都是黑貓,這是大腦運作的方式,會先帶出你原本思考的東西之後再問你是否想否決的東西是目前所想的事物,如此就無法好好思考其他事情。
此外,還有人向筆者說過先聽他人的重點整理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想閱讀,不然讀了一本自己不喜歡的書籍真的是浪費光陰,這觀點筆者也贊同,但也沒那麼贊同。一本書,只要有一句話可以改變自己,其實就值得了,但那句話若聽人分享不見得會出現。買書看書,除了在消費當下心情會相當愉悅,更期待有那麼一句改變自己的人生,也許不會大富大貴,不過心境改變了人生也會寬廣許多。做個普通人也很自豪一書講到了一句:「幸福的定義越廣,幸福的人就越多。」筆者看到的當下,沉思了許久,內心一下就明亮許多,任何事情沒有好壞,在於看待的人如何定義!!這是筆者每次閱讀書籍最期待的事情-發現,沒有也沒關係,有那是更好,而介於有與沒有之間的期待心情更是難以言喻的開心。
所以即便如今扔在科技業奮鬥的筆者,每天基本沒有自己的時間,寶寶的出生又得分出為數不多的時間陪伴,扔喜歡手握書籍慢慢咀嚼過程,速食餐的重點整理,沒有不好只是剛好筆者不適合而已,存在即合理,聽人讀書的興起有它存在的原因與機會,沒有對與錯,只有適合不適合,都是花時間做了自己認為喜歡與意義的事情。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