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進步,但,歷史總是不斷地在重演,相似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唐太宗一席話中的一句可明白歷史重要性,歷史不停地在重複,如何藉由過去的歷史使自己變得更好,是每個人的一生的課題。
但,歷史洪流記錄各種寶藏,如何做人,如何謀事,如何造局,古人紀錄的點滴,可知道如何做更好,避免重蹈覆轍,將可少走彎路。然而,歷史即便有著諸多好處,近年來卻日益被人們淡忘,並非因為如今社會太多娛樂,而是歷史枯燥乏味的文字難以吸引人們的目光,而,呂捷出現了。透過幽默風趣的形容與文字表達,使人可以看到歷史背後所闡述的真意。
人生,簡單說就是你自己與他人的互動,從家庭到職場,從一個人到一家人,時時刻刻都在互動。時空背景不同了,但,人活著就總不會是一個人,不論如何進步,科技如何日新月異,終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借鏡歷史,將能更好過上人生。看古人的互動,映射到如今,是歷史卻不過時。歷史很簡單,也很艱深,看得懂是文字,看不出是含意,這將是這書厲害之處。呂捷,淺顯地讓你明白一個事件並非課堂所學如此片面,從不同面向去解讀會有不同的體會,這本來就沒有唯一答案。歷史會無趣是因為教育體制都在「學」,填鴨地學,卻鮮少提到怎麼「思考」、怎麼「分析」。歷史變成了枯燥無味的年代與人名,只為了應付一連串的考試,這是身為華人的你我從小教育較為欠缺的一塊-不同面向去解讀同一件事件。事情的發生,大多只看結果,但探究其原因獲得更多。
歷史,有趣嗎?筆者認為相對如今五光十射的燈光動作效果相比無趣許多,自己也並非喜歡歷史,出了社會才漸漸有所體悟。人,很複雜,你不問他不說,有時問了,他也不會說,戴上虛偽面具成了如今人們每天必做的事情,而讀歷史也無法完全看透,確實在職場給了自己不少幫助,才漸漸會讀史。而呂捷出的書為何推薦,因為簡單直白。呂捷,年輕曾經迷失過自己,因而有所體悟,所以常常能一針見血說出其中的道理。節目上他以史為例,幽默地講出人生所遇總總,詼諧卻又人感同身受,這是筆者喜歡的原因。呂捷第一本"哥教的不是歷史,是人性:呂捷親授,如何做一隻成功的魯蛇"列舉歷朝各代英雄人物如何扭轉人生,而這本 "社會在走,歷史要懂:呂捷開講"則是講述社會上的眉眉角角。歷史讀懂了,人生不會因此大富大貴,但會身邊會少了見利忘本的小人,職場尤為可怕,體會過,更知道讀歷史讀的是人心,懂了,會少吃很多虧。
這書很適合初出社會的年輕人閱讀,職場的黑暗你不懂,但歷史上已經有諸多前人幫你走過。當你想做什麼,得瞻前顧後左思右想,輾轉難眠數夜,但,翻翻歷史其實已經有答案。呂捷在作者序裡講到一段,『一個決策、政策的推行,你想了解成效如何可能要三、五個月,甚至是三五十年。讀歷史,你只要翻到下一頁就知道結果了,是不是很有效率!』,簡單明瞭地講述了讀歷史的好處。
人,一生,都在與人打交道,社會不複雜,人心才複雜。如何在複雜的人心裡避開荊棘,讀上這書,也許會有不同的思維。
博客來:社會在走,歷史要懂:呂捷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