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來公司發生監管單位與生產單位互相包庇,導致異常產品本該被攔截卻出貨,客戶發現異常回打一追查才東窗事發。對這事件有很深的體悟,倒不是覺得公司查問題有多仔細挖得多深,而是對於公司為何總是製造部門間的對立漸漸有了很深的體悟,尤其對台灣而言更是重要,台灣公司大多都是幫人代工的工廠,紀律相當重要。寧願讓部門間互相監督甚至有敵對的關係,也不要出了包讓客戶是失去信任,即便客戶繼續將單子交給你也會要求出貨前更多的檢查,突襲檢查次數也會變多,這些都是成本,更重要的名聲會變差。

 

還記得初進公司時,對於公司highlight文化無法理解,為何公司要讓每個部門產生對立,甚至恨不得可以找到對方的錯誤狠狠在廠長前參一本,如此不是反而會降低生產效率嗎?而且同事間的感情也差,為何無法像美國一樣營照出家的感覺。種種問題都深埋於心中,在工作幾年後漸漸體悟,從痛恨到理解,當然還是很不喜歡如此,但卻不得不,因工廠各部本對立關係才是品質保障的根本,這方法或許不是最好卻是最適合。在台灣即便是台積電也是如此,這也為何不難看到各大論壇常看到抱怨台積電highlight文化很讓人受不了,但很多時候是見樹不見林導致,看不清事件全貌。一次的犯錯,最終需要的成本是難以想像,一個課或許沒什麼,但整間公司累加便相當可觀。

 

「亡羊補牢沒錯,但若能在下手前便做到最好規劃,何需亡羊補牢,公司沒必要為了你的失誤賠上更多人時間。」,這話是剛到公司一位前輩分享的話,起初不解真意,經過幾年慢慢才體悟。寧願一開始花更多的時間做好所有的確認,也不要後續出包才來討論。由其是科技產品,尺寸越來越小,越來越精細,一點點瑕疵起初看不出來,經過百道千道製程放大最終也只能報廢,0.99連續乘一百次也會接近0,因此當又被對立部門要求時想想原因,或許一件事會變得更煩雜,但若最終結果是好的,初期投入的時間成本是值得。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oise 的頭像
    noise

    再一次 感受

    noi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