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自己的經歷不代表台積電的全貌,也不等同於台積電,另外自己也離開了,現在如何也不一定如自己所講,只是給大家一點建議,其中建議的也是針對想要面試31設備工程師,需要具備哪些特質,而這些特質除了可以讓你面試成功外還可以讓你撐過一陣子(五年),前一篇提到缺錢是關鍵,這篇則是學會心理調適。
網路上講自己處的環境還好,壓力不會特大,有些大罵特罵,時間緊湊沒時間休息,交接時都被罵到臭頭,甚至所有前輩輪番罵一遍,兩個都是事實,兩種情況在台積電內哪個多?後者,就自己觀察三年的情況是如此。
首先,因為大家大部分都這樣走過來,認為這樣類"羞辱"似的壓力可以幫助新人成長,這也是很多四大校的畢業的學生很容易作不長就離開,畢竟他們過往求學路上鮮少被罵,一下突然被罵到連自己是誰都忘記,甚至有自尊受辱的感覺,在心裡上當然很不爽。所以這也是設備其實一直以來都沒有說一定要四大校的人。不要低估苛責式訓練,沒錯!你的同事與上司都是大學碩士畢業,但有時說出來的話還是很讓人無法接受,甚至飆罵都有可能,很懷疑自己是否真的來到台積電。但不用懷疑就是台積電才會這樣,台積電很講求效率,所以對於錯的容忍度很小。台積電一年生產這麼多晶片就是靠著高效率拼出來的,另外,台積電本質就是代工廠,所以以產量與良率為優先考量,而只要有擋貨或者要衝獲量時,上面的人壓力就會很大,而壓力大又是看考績的工廠,試想講出來的話會好聽嗎!千萬不要以為對於新人容忍度會比較高,這是天真的想法,以自己進公司第三個月時為例子,那時再PM有個部分是第一次用,結果前輩自己也忘記了沒跟我說(前輩拆,我回裝),最終導致部分液體噴出來汙染其他地方。當然,衰小是我,因為多耽誤了四小時,那天好幾個人十一點多才下班。上司衝進來無塵室把我臭罵了一頓,謾罵可能比較合適一點,隔天後天繼續罵,且當眾將我批的體無完膚,然後要出報告,對於出報告比較覺得無意義,罵!自己進公司前就做最壞打算所以還好,加上家裡需要錢怎麼樣都要撐下去。
再來,這是每間公司都會遇到的,總會有一些怪人就是喜歡給新人下馬威甚至陷害,台積電作為以良率為最高指標的公司,對於任何事情都定義出follow的SOP,當然這SOP就如同柯文哲所說SOP不一定是最好,但最安全,當然也不一定都對,但再提出來修正前就是要follow。而SOP 多到數不清,有時很容易忘記,新人當然更記不清,而有些前輩就是故意不提醒,甚至出錯會第一個跟上司說。除此之外,因為新人印象分數大多都是上司問其他員工得來,有些人即便你表現普通也會故意將你說的很爛,而上司若自己沒觀察過,就憑此打考績。這情況在哪間公司都一樣,但在台積電情況會更勝其他地方,因為考績對於分紅有很大的影響,台積電底薪是不高,這網路都查的大沒什麼好隱瞞,多的是分紅,因此分紅受影響對於自己撐下去是很大的打擊。
當然,如果你出類拔萃當然就例外,有些人就是得上司喜歡,而有些人就是鶴立雞群,學習快反應快一下就成為超強戰力,這些人是存在的,但天才畢竟是少數,多數人都指是凡人。
最後,做的多不一定考績好,這不是謬論,而鐵錚錚的事實。新人期,完整第一年的考績不怎麼好,筆者也覺得奇怪,畢竟新人期不事至少都有最一般的考績嗎?自己喜歡刨根問到底原因,冒著黑(當時的上司不喜歡有人質疑他的做法)的風險去問了上司。當時情況經過數了扔就印象深刻,上司冷冷看著我說了一句"你先說說你有什麼貢獻,憑什麼拿一般的考績",然後筆者愣住了,接著就被打發走了。後來漸漸變明白了,事情筆者做了很多,但都不是上司覺得對自己有幫助,簡單說對於提升整提產能亦或良率有幫助,當然考績會差。反觀懂得遊戲規則的人,都搶著做簡單卻有顯著效益的project,甚至有些上司喜歡的人,再上司面前攬下很多project最終也是較大家做,但上司不會知道是你做,只會知道是那人接下來的。
以上種種,心情的影響相當大,做任何事都有壓力,也都會有人會陷害你,一旦出包除了自己得善後外,還有一對檢討報告與噴子噴你。用看的很難感受,你想想你一生中最委屈時刻乘上十倍且大多數無法上訴或反駁,這樣情況是否可以調適心情,很快將自己心情調整回來,至少上班的時候可以專心,不然不專心碰上的事情只會更多。如果可以再來面試會比較好,不然一樣事在浪費時間,真的不要高估自己,這樣會很不快樂,同梯很多人都沒想清楚就來,一開始說要做到退休,不到半年就登出了,這樣的人多如過江之鯽。當然啦!如果相當缺錢你也一定撐的下去,如當初的筆者。
你適合台積電,三點特質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