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有幸入選天下雜誌讀者投書~~


 

近期中芯獲利崩跌的新聞,因為被總統大選遮蓋,在台灣看起來沒有太多人關注。但這件事其實凸顯了兩件對台灣而言很重要的事:一是中國仍未真正突破半導體的技術封鎖,二是半導體全球合作的重要性。

 

中國半導體的先進製程,仍是荊棘滿佈

半導體產業常說,做奈米難如登天的地方不在於成功研發,而是如何達到符合經濟效益的生產規模。因此,成功研發出幾奈米的製程,只能說是第一步,量產才是關鍵。這也是台積電每當有新製程開始量產,往後兩季毛利都會稍微下滑的原因。

 

華為前陣子以新手機搭配7奈米晶片大張旗鼓開了發布會,宣稱即便在美國掐住脖子的艱困情況下,仍能自主成功研發,中國網路上也有大量吹捧的文章。愛國沒有錯,但扭曲了事實,最終美夢破了,只是更顯落魄。為什麼各半導體商業大老在當時都並不擔憂?這點很值得思考。

 

風光的發布會確實讓人驚艷,然而凡事都需要讓子彈飛一會,真金還是黃銅,讓時間這火槍燒一燒便能知曉。中芯的獲利崩跌,讓中國半導體的突破從雲端又跌回現實,證明了中芯距離能符合經濟效益生產7奈米的工藝製程仍有不小差距。中國用錢堆出了華為手機虛華的一面,在國際上風光一時,虧損最終仍是得用人民的納稅錢進行補貼。這樣對國家科技發展有好處嗎?毛澤東時期鋼鐵生產喊出「超英趕美」的口號,量或許達到了,質卻慘不忍睹,耗盡資源、崩壞財政,贏得虛名卻苦了百姓。

 

半導體設備製造,當前還是需要全球合作

我不敢說中國絕對無法設計製造出「所有」半導體設備,但有一項至少未來20年內是不可能獨力製造的,那便是人類當前的科學結晶──EUV極紫外光微影設備。首先,EUV設備本身就是全球合作的科技結晶,燒錢更燒腦。當年EUV設備商艾司摩爾都沒有把握,確定研發時便向購買商提出「若投資研發、未來可享有優先供應」的優惠條件,足見投入經費的天文數字,並非任何一家公司可負擔。中國確實舉全國之力投資研發,但仍會受限於美國制裁,EUV設備內的零件有多項先進技術也仍被美國牢牢掌握,仍躲不過被美國制裁的困境。就算可以買到艾斯摩爾的研發人才,也不可能買盡全世界參與EUV設備開發所有公司的人才。

 

因此,中國再怎麼有人有錢,也無法獨力製造出EUV設備。唯有重新加入全球分工,才可能縮短其研發時間。注意這還只是可能,科技日益發展,精密儀器的製造是不可能單打獨鬥的。

 

台灣的下一步

反思台灣,如今半導體代工產業的輝煌,是歷史的偶然與官民一心的結果。台灣在過程中也付出難以想像的代價,例如便宜的水電、人才培養的過度集中與失衡的工作薪資等等。如何在對中國仍有優勢時持續保持領先,並透過半導體延伸出其他護國神山級的產業,是台灣需要持續思考的問題。全球化的時代,代工廠如何在兼顧訂單時持續保持超前、不讓對手拉近距離,進而維持利潤,這是代工廠一生的宿命。

 

同時,關於精密設備與技術研發,台灣不該閉門造車,不管台積電在世界各地設廠的原因有哪些,可以確定的是,利用全世界的人才是條不得不走的路。即便台灣沒有少子化,即便大學在世界排名沒節節敗退,台灣先進製程的研發都不太可能單打獨鬥。因此,如何善用與整合各國研發結果,將是台灣未來產業升級的關鍵。要讓世界各國的先進研發都想與台灣合作,而不是台灣獨立做所有的先進研發,如此未來的路才會廣且遠。

 

arrow
arrow

    noi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