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電影的題材是教育的意義,不算冷門的題材,不過在愛情片氾濫的大陸電影算是一個亮點。

電影談的主要內涵-學習真正的意義,傳遞與印度片"三個傻瓜"是相同,不該為了考試而學習,在生活體驗才是學習的目的。先撇開電影讓馬飛玩了半年後還能逆襲成為年級前十誇大的部分,倒不是說不可能,只是機率不高,電影還是很多值得深思的部分。

相信,二字說起來只有兩個字,幾秒鐘的事情,做起來卻並非如此,對於大部分父母卻難如登蜀山。馬飛成績墊底,根本原因在於連身邊最親近的人都對他不信任,若一個孩子在外受盡了委屈回到家這避風港扔無法補充面對困境的勇氣,那他只會繼續往下沉,而馬飛父親出獄的第一件事便是相信,而這相信也開啟了改變的第一把鑰匙。

對於知識使用的身教,知識不為了考試,而是要應用於生活。一條水管,注水,便輕而易舉解決找兩點等高的爆破點。包工頭原本看不起馬飛父親,經過此事不僅贏得了尊重也解決了出獄難找工作的問題。這一幕,深深地烙印於馬飛心中,打通了馬飛對於學習知識意義的任督二脈。這是華人教育觀念最難被改變的陋習,但這點也無可厚非,畢竟數千年的科舉制度,加上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誘因,在數代人早已寫下讀書=考試=光耀門楣的基因碼。進入現代,要短時間扭轉確實很難,年年都有學生受不了考試高壓而自殺,看了真的很心酸。改變很難,但筆者相信會慢慢進步的,只有當學習知識不是為了考試,才有機會有更多各行各業的天才被發掘。

任何決定都支持,馬飛有著全年級最好的成績,也有機會為學校爭奪高考狀元,但馬飛拒絕了,扔朝著自己夢想前行-太空人(大陸稱宇行員)。這對於家境普通的學生是多麼難人可貴的決定,讀書可以扭轉家族命運,但不是唯一,只是大多數人很難做到,當然這跟肩上所扛重擔有關。太多父母甚至家庭將自己做不到或者在職場因為學歷不好而委屈全部押注於孩子身上,運氣好當然在考試中脫穎而出,若不幸呢!那孩子這輩子也就垮了,筆者就是後者,大考沒有達到目標,承受過親戚的冷言冷語,自信也在一時之間消失無影無蹤。花了五年才慢慢找回自己,只是心裡的難過始終難真正放下,迷失自我的那幾年始終是心裡的痛,讀書不是筆者的夢想,卻是一輩子的傷。"好的童年會治癒一輩子,痛的童年需要靠一輩子治癒",明白這話含意時,已經受傷了,也才能明白家人對於自己無條件的支持有多麼重要。

這電影,放在全世界談教育電影裡不算特別,但放在華人教育圈裡,就別有意思了。電影往往投射於社會想做卻無奈做不到的事情,莘莘學子扔為了分數耗盡一生最繁華的時光,就只為所謂的在大考中出人頭地,在"做個普通人也很自豪"一書中,作者講了一句,"當幸福的定義越廣,就有越多人幸福",筆者看了許久,在心裡產生陣陣漣漪。對啊!為什麼只有好的成績才是幸福人生,這是我們這代人需要努力的地方,應該要把幸福的定義擴大,讓下一代人有更開廣的幸福選擇。事情不嫌晚,開始了就一切都不晚了。

 

延伸閱讀:

讀後心得-做個普通人也很自豪-從瑞典看見可以更好的台灣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oise 的頭像
    noise

    再一次 感受

    noi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