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未命名

母親節是我這游子定會回鄉的日子,回到母親身邊,也回到了成長茁壯的故鄉。下午閒來,騎著鏽跡斑斑的腳踏車到處遊晃,曾經伴隨自己長大的地方卻顯得陌生,一片綿延至天邊綠意盎然的稻田,卻多了阻隔物,那一棟棟鐵皮工廠,明明去年是沒有的,今年卻如青春痘忽然冒了出來。站在高處放眼而去,大地如同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本該是綠油油的毛髮,東禿一片西少了一處如同鬼剃頭。過往的自己排斥過落後的鄉下,割稻時節處處充滿著草味本是厭惡,而今卻想念起如今只存在於記憶的味道。

台灣的農地近幾年快速在減少,除了鄉下人口勞動力不足外,還有政府大舉設立工業區與科學園區,另外農地利用亂象逐年增多。政府帶頭減少農地,筆者想也是民意所趨,不論對農民還是政府亦或急需土地的廠商都是互利,如今年輕人對於從事農業意願極低,空閒土地沒有做用當然就是蓋成鐵皮屋出租當作工廠獲利才高,不然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被改成工業用地而賣掉。難道沒有更好的辦法嗎?!有的!政府也注意到了,那便是「地方創生」,這是工業強國日本所提出的思維,日本較台灣更早步入高老年化社會,農村人口大量流失,數個農業大縣都瀕臨破產,再集思廣益下而提出的新思維。台灣也逐漸踏入這人力快速老化的階段,生不如死的社會逼著人們要去思索鄉村的未來,一個國家若只是工業化都市化,而少了鄉下可以放鬆緊湊步調的地方,幸福程度也肯定不高。

此書作者多次走訪日本地方創生下的成功地區,看看日本如何讓不起眼且已經被時代前進潮流所遺棄的地區翻轉命運,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獨特的立足點。這些都是台灣可以借鏡,台灣是海島國家,且位於亞洲主要經貿路線上的中繼站,自古而今融合多國多民族的人文風俗是個很棒觀光點。台灣近年來也大力推行觀光,漸漸有些成效,但距離國際一流的水準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主要在同值性太高,這是台灣觀光長年來的通病,只要看行銷好就直接照搬,完全沒有更深層探討是否合適問題,這點相當可惜,扼殺了許多國人在自己國內旅遊的興趣。觀光局統計107 年國人出國共計1,664萬4,684人次,已經超過台灣2/3人數,而為什麼國旅卻無法有相對應的成績不論是吸引台灣人還是外國人,這是每個的政府需要進行思考的題目。

台灣不是不好,是還可以更好,應該廣納台灣人民的想法,一年上千萬人出國,所看所感都是很棒經驗,如何藉此獲得更好的行銷手段端看政府是否有心。台灣成為觀光大國絕對不是遙不可及,就看政府如何行銷,其中翻轉鄉下的衰退窘境最為緊迫,如何讓國人對於自己腳下土地產生認同感,才能創造更大的旅遊獲利。

 

 

arrow
arrow

    noi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