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一段時間,最近終於有時間目睹這位熱血老師所寫的書籍: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其內容概略看一下輕易就能發現與外國暢銷書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表達的內涵是一樣的,只是身為台灣人看應該去看 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 ,這更加貼近自身的生活。

台灣是蕞爾小島,每天發生的事情卻也多到數不清,而人就是喜歡將事情簡單化,不是對便是錯,但,多數方認為得觀點便是對得嗎?又或者對一個事件了解不多的我們真的有資格去判別對錯嗎?當然每個人都有資格發表自己的意見,但對於事件的了解是全面的嗎又或者只是片面,這樣又如何盡可能客觀去判斷一件事。而書中講述的內容都是近年來在台灣吵得沸沸騰騰的大事件,有的已經落幕或者有定案,有的扔每年被吵個不停爭論不休,不論如何書中所提得觀點值得反覆思索。

作者是在校公民老師,透過真實事件讓學生思考,曾經在節目上看過他的授課方式,拋出了議題不急提出自己想法,而是誘導學生自己思考,這是台灣學生求學過程最缺乏的,這也是為什麼常看到有社會認定的高材生被騙的新聞,不是因為他笨,是因為不知道如何判別。再繞回本書,看過學生的答案後在反過要求學生想想若當事人是你又會如何想,而非單單看事件的片面就急著下定論,也並非你站在反對方就拼了命雞蛋裡挑骨頭,正反兩方都去思索才是對一件事判斷的起點。這些講得容易,都是需要培養的,尊重每一方尤其是反對方,而這些也是台灣人最缺乏,立院的吵與打便能論證這一事實。另外,作者透過社會事件的分享,希望下一代能更加重視每個事情,而非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就不在乎,因為多年後可能會碰到,"高房價"就是可能當下不覺得怎麼樣,但當你需要時就開始覺得痛苦。作者曾經在各論壇報紙投書發表意見,筆者認為作者只希望喚醒更多人得關注,不料換來的是無情的嘲諷,畢竟台灣十幾年的教育已經讓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得觀念深植人心,管好自己就好,近年來的漠視常常是一個事件的導火線,因為沒人想要惹火上身,但也因為如此,讓台灣走入惡性循環,越不關心,自身的權利就越容易被政府忽略。惡性循環,如何做會更好?教育,作者透過教育教會下一代的主人翁獨立思考且關心社會時事,唯有更多人關注與投入,事情才有機會改變與改善,或許慢,但亡羊補牢絕對比坐以待斃來的好。

這本書值得一看在看,思考,永不過時。幾年前看過一些,出了社會在看,感觸更深了。唯有關注,政府才會持續改進,對與錯沒有絕對,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也絕非是二選一的選擇題,永遠有更好的做法,而這答案需要全體國民的參與,讓台灣更好。

 

延伸閱讀:

讀後心得-做個普通人也很自豪-從瑞典看見可以更好的台灣

博客來: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

博客來: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arrow
arrow

    noi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